
开盘通知
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
探索推行“红色物业”服务模式、精心构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、实行“1560”工作法……
今年年初以来,淇滨区以提升物业行业能力作风为抓手,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为着力点,一系列“硬核”举措,解决了一批物业热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促进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、抓治理、抓服务的物业服务新路径。
创新组织架构
高位推动物业管理
淇滨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工作,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,着力打造“党建引领、多元参与、协商共治”的物业管理淇滨模式。
组建专班统筹。把物业提升工作纳入全区“五大专项行动”,编制《淇滨区物业提升精细化品质化三年行动计划》,成立物业管理提升工作专班,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牵头抓,分管副区长协同抓,19个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具体抓。
建立三级管理体系。结合淇滨区工作实际,成立淇滨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,全面负责对辖区物业企业的监督指导。各城区街道办事处建立物业办公室,专职依法履行物业管理主体责任。各社区指定专人负责物业相关工作,形成分级分层管理体系。
强化党建引领。成立全市首个物业行业联合党委,下设4个党小组,全面摸排辖区物业企业党员人数和党组织数,街道和社区牵头成立“红色物业联盟”,目前全区物业企业党员247人,全部纳入组织管理。
健全管理机制。制定行业标准,开展“星级文明小区”“最佳物业企业”“最美物业人”评选,评选结果与物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挂钩;将街道、社区物业工作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考核和“幸福社区”评选,激发街道、社区落实物业管理主体责任积极性等。
开展专项行动
全方位提升物业服务质量
在淇滨区,随便走进一个小区,都能在张贴的公示牌里看到物业投诉电话。“有啥问题,只要打通这个电话,就有人上门服务。”九州路街道工行南院小区居民赵先生说。
另外,淇滨区每月组织物业经理在小区开展“物业经理接待日”活动;实行“1560”工作法,即1分钟内接到投诉,5分钟内交办分包人员,60分钟内到现场对接等,解决了一批关于房屋漏水、私搭乱建、私改绿地等投诉问题。
这些只是淇滨区提升物业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淇滨区不断提升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覆盖率、小区物业服务水平、物业人员专业素质等,全方位提升物业服务工作质量,让居民在享受服务中看到质的变化。
创建“红色物业”
推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
“我们小区的居民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,只要有集体活动,大家都积极参加。”锦绣江南小区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,“这都多亏了我们小区的‘红色物业’,把大家的精气神聚在了一起。”
近年来,淇滨区探索“红色物业”治理模式,建立健全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,业委会、物业企业“三驾马车”同频共振、同向发力的小区治理新模式,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,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。
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。”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、业委会主任“一肩挑”,不断提高党员占比;推行“3+3”小区合伙人制度,推动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、物业企业三方联动,小区党员、楼栋长、居民三方参与,促进“三驾马车”共治共建。
组建“议事团”共商共治。由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、业主代表和热心居民组成“议事团”,定期对小区事务进行商讨研判,开展进门入户活动,实现小区的事小区评议、物业服务满不满意居民说了算。
组建“1+N”党员志愿服务队。利用周末、节假日等时间,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活动,提升居民生活质量,努力形成小区治理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良好局面。
姓名: | 手机号: *必填 | 来自: |
姓名: | |
手机: |
免费看房电话:182-392-02580
全部评论
回复(0)